我不是财务,很多问题我并不能准确的做出判断和专业的解读。我所能做的,就是翻遍各种我能看到的论坛、APP、微信群、QQ群,去询问各路大神,查找各种官方的、非官方的数据,最后总结归纳,给出一个相对比较容易被理解的简便说法。这就是我通篇将要做的事情。

转会,说白了,无非就是球员买卖。而要做买卖,首先第一步,要搞清楚自己有多少流动资金,有多少可用资金甚至是不动产。当然了,对于国米来讲,这些似乎都不重要,国米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欠了多少钱。

很多人最近都在问一个问题,本赛季欧冠已经打进了决赛,成绩与极致的冠军仅差一场比赛了,不管接下去的决赛鹿死谁手,只想知道,我们还是会负六千万开局吗?

如果我们不再需要任何引援,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不卖任何人。本赛季的营收比例,已经远远超出了FFP法案对当年、甚至是两年内的财政营收比。所以,我们不再需要兜售核心来换取大额现金了。是不是很开心?

然后,说一说负六千万开局的由来。如恶灵般缠绕国米等落魄豪门多年的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对欧洲尤其是每年可以参与欧洲赛事的各个俱乐部有一个明文的规定,条款很绕嘴也很复杂,可以单纯的理解为:俱乐部每一年的支出与营收的差额,不能大于500W。如果你亏损超过这个数额,那么就要罚款,金额基本上都是2000+以上,我印象中有一年曼城一次性缴纳了6500W的罚款。可怕吧?

那么-6000具体的数值从何而来呢?是一家意大利的媒体,叫做《FCINTER1908》,它是第一个,以权威性的口吻宣布,在2023年7月1日之前,国米计划在明年7月1号前能在转会市场上获得6000W欧元的盈利。被意大利媒体集体转发后,变成了必须要完成6000W的球员售出汇报,同时时间也由2023年变成了每一年,最重要的是,【计划】这两个字我不知道在意大利语中到底是有什么隐藏含义,在后续的所有报道中,这两个字都消失了。

多说一嘴,这家报纸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第一眼看,我去什么业绩媒体,街头小报就会胡编乱造。再仔细一看,闭嘴不敢说话了,FC-INTER-1908,这不就是国际米兰吗?莫非是官方媒体?不知道,在此还请有意大利情报的老哥给与指正,这到底是不是国米官方的口舌?我只查到了他们的官网,但是局限于本人意大利语基本就只会AMALA等几个词语,实在是无从下手。哦对了,我还能确认的时,这家媒体的注册地位于博洛尼亚。

但是,无从考证、只能靠考古来发现蛛丝马迹,并不能否定一个事实,那就是连年的亏损和FFP的利剑悬颈,让国米每年都疲于应付,-6000真假不好说,或许也有夸张的成分,但是,穷,是真的。

2013年,印尼猴王托希尔,用2.5亿欧元的价格+对老爹疯狂的忽悠+对莫拉蒂家族的无限尊敬,完成了对国米70%的股份收购。但是你们知道猴王实际上线万现金,剩余的全是国米当时的负债,也就是1.8亿。13年,负债1.8亿,老爹真的是家大业大、债也特么大。是真敢花钱啊。

第一件事,用股东借款的方式,借款1个亿给国米用于平时运营,就是猴王自己有个控股的金融公司,让国米找这家金融公司借款。利息是多少知道吗?10%!那是13年!感觉放到现在相当于30%甚至更高了。果然是畜类。

第二件事,找到高盛等若干投资机构继续摊平自己的营运风险,从这些机构中借款2.3亿,利息,还是10%!

至此以后,蓝黑军团正式陷入永远还不清高利贷的漩涡之中。可以说,蓝黑军团多年无冠甚至一度失去了豪门的体面,猴王居功至伟。

猴王通过用国米营收支付借款利息的方式,每年可以冠冕堂皇的获得1500W欧元的收益。最后更是溢价把剩余的30%股份打包给了莱茵体育。

话说回来,老爹当年真的是被糖衣炮弹给轰迷糊了。为了避免国米债台高筑,估值3.5亿的国米,开价只开了2.8,还给了还价的机会。可结果,猴王入主之后,国米的负债额不但没有降低,反而瞬间直线飙升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米兰体育报当时报道说,中国人带着极大的冒险精神,收购了这家已经资不抵债的俱乐部。

我从来没有把苏宁当成是国米最完美的救世主,但是,他至少把国米从地狱之中拉了回来,回到了人间,尽管生活依然异常苦难,但是至少,回到了可控的范围内。

第一件事,2017年发行金融债券,目的很简单却无比正确,那就是,一次性解决猴王留下的巨额高息贷款!说直白一点,当时的金融债券利息很低,用这笔正规的低息的贷款所贷到的钱,一次性把猴王遗留的吸血的高利贷还清了。

如果只有这一件事,那么苏宁确实做了一件大好事,不打折扣的大好事。可惜,万事没有如果。

第二件事,迫于国内母公司债台高筑的现实压力,2021年,国际米兰向橡树资本借款2.75亿欧元,利率为10%。看上去愚蠢至极的行为,因为巴萨的5亿高盛贷款利息才6%!但别着急,这也许只是苏宁自保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而已。

紧接着,第三件事,基于2017年发行的债券即将到期,没有足够现金流的国际米兰,再一次发行等额债券,用以兑现2017年的到期债券,简单来说,就是以贷养贷。然而这一次债券的等级,仅为B+。稍微懂一点债券知识的人都明白,B+就等同于垃圾,差不多和ST一个感念。

三件事,如果要都讲明白,就要分开说。除了第一件事是个无需多言的大好事以外。

首先就是橡树资本的2.75亿高利贷。这东西不能深挖,一旦深挖,就会特别有意思。

好玩吗?谁跟你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犹太人的?至少应该加个之一二字吧?为什么现在媒体报道中一直在讲,高盛集团正在为苏宁寻求买家,或者说高盛集团正在寻求二次融资?怕功亏一篑啊,怕忙活半天最后给橡树资本做了嫁衣啊。如果真的被这橡树高利贷的枪口顶在脑门儿上了,你说高盛会不会着急?

而更加有意思的是,尽管2021年就已经完成了授信2.75亿的橡树资本贷款,到目前2023年5月为止,国际米兰只动用了1.3个亿,也就是说,还有一半的授信额度没有使用。不理解没关系,打个比方,你办了一张信用卡,额度是1W,你刷卡刷了5000块,并且办理了分期付款,如果利息是10%年利率的话,那么你每年需要偿还的利息是5000*10%,而不会是1W*10%。所以,但就橡树资本这2.75亿贷款来讲,实际每年产生的利息不是媒体所说的3500W,而是一半儿,约为1750W。也不少,因为毕竟是10%的高利贷。点数在那里摆着呢。

苏宁其实就是在夹缝中生存,它自己也没闲着,在代替了猴王之后,也用同样的办法利用股东借贷的方式,每年从国际米兰的营收账款中拿走大约1000W的利息。与猴王不同的是,这部分钱,截止到目前的每一年,苏宁会以注资的形式打进国米的账户。

1、老爹时期的1.8亿债务在苏宁入主初期便已经偿还完毕,当时有报道说,是被意甲法院强制性还钱,不还钱就不给办理股东转换的手续。为了付这笔敲门砖的钱,苏宁以股东借贷的形式通过卢森堡的Grand Tower公司注入了约为1亿的贷款,利息很低。

2、猴子时期留下了3亿+的高利贷,虽然用债券的形式降低了利率,但是几年过去了,债券依然滚雪球一样变成了4.1亿+的总额。这部分属于可控性良性债务,基本上每一家俱乐部都会有一部分定额的债券,不同之处在于利率、期限以及总额。利息不高,属于可接受范围。

3、橡树资本的2.75亿高利贷。明年需要还3亿到3.5亿之间的含利息总额(因为不知道这些授信额度都是何时产生的实际使用,所以无法准确计算出实际总金额),暂时按3算。

4、猴王遗留的吸血鬼并没有完全剔除,高盛(约0.7亿)+部分供应商应付账款,总额仍然有不到1个亿的贷款,据说其中的高盛部分是属于长期贷款,利息没有查到。有知道的老哥请不吝赐教。

总计:1+4.1+3+0.9=9,其中有1个多亿的尚未使用授信。(还是太高了,在没有自己的球场的前提下,如果能降到5以内,才是安全级别。)

本赛季,国米预计从欧冠联赛拿到含门票1.5亿欧元的纯收入,完全可以抹平财务年的一切赤字。但去掉应付利息,去掉提前预留的高利贷利息,所剩几何依然是一个复杂而又含糊的数字。

粗略计算:每年亏损1亿,在工资不降、无任何人员变动的前提现,本赛季末的夏窗,国米应该有5000W的直接盈利现金用于买人。同时,按照以往的行为推测,每个赛季结束后,苏宁会将通过利息获得的1000W+全部用于新赛季的合同签约,并会酌情考虑动用橡树资本高利贷额度。目测总计6000-7000W。就这么多了。如果为了还明年的高利贷而多预留一些现金,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最后说一句,个人认为,无论是高盛,还是橡树,都不希望看到国米继续亏损最后被贱卖。哪怕是因为换不起钱而被橡树收购,都不一定是橡树资本期望的结果。资本就是资本,风投的目标从来不是直接参与实体运作,而是躺着赚钱。像红鸟那样投资投着投着把自己投下场亲自搬砖的,并不是风投最佳的行为准则。

全文手打,如有错漏不吝赐教!最后麻烦各位点个关注!点个赞!点个收藏!举手之劳,小编万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